详情
12月17日悉,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光存教授实验室与国内同行合作,经过14年的研究,近日终于破解了一项水稻“抗虫基因”。这一成果应用后,当稻飞虱虫灾来临时,水稻将有望自己“灭虫”。
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最主要的虫害之一。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对水稻为何具备抗褐飞虱虫(稻飞虱的一种)的能力感到困惑不解,何光存教授实验室的这项研究结果揭示了其中奥秘。在这项研究中,该实验室成功分离了抗褐飞虱基因Bph14,科学家们发现,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14就像一个“哨兵”,当褐飞虱为害水稻时,该基因就可感知到这一信号,并将信号传达到细胞核,调动其他基因的抗虫机制,抑制害虫的取食和消化,使害虫的生长发育受阻,害虫死亡率上升,从而使水稻免受危害。
该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图位克隆法分离得到了第一例水稻抗虫基因。这一技术的诞生,将促进水稻抗稻飞虱育种研究快速发展,这也是国际首例。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2010年水稻供种或将偏紧
下一个:
江西省第三批拟停止推广的引进品种
上一个:
2010年水稻供种或将偏紧
下一个:
江西省第三批拟停止推广的引进品种
Copyright © 2021 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蜀ICP备2002478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