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荃银高科实际控制人是前丰乐种业(000713,股吧)董事长张海银,而且张曾因财务造假违法被证监会处罚成为市场永久禁入者,但就是这样一名“污点人物”,却通过向妻女转让股份的方式成为即将过会的荃银高科的实际控制人,通过“垂帘听政”的方式重新回归资本市场。试问这样一家通过偷梁换柱的方式掩盖“实际控制人是被资本市场永久禁入”身份的公司一旦上市,投资者的权益如何得到保证?
“这个张海银不是当年被市场禁入的丰乐种业的董事长吗?怎么现在成了荃银高科的实际控制人?”今日即将上会的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荃银高科”)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一公布,就有不少投资者打进本报热线反映情况,“换个名字就重新登陆资本市场,那禁入令还有什么约束?如果荃银高科真的那么好,张海银为什么会把第一大股东的位置转给张琴?”
而据知情者透露,张琴就是张海银的女儿,也就是说,张海银很可能就是荃银高科的实际控制人,而之所以会在上市之前转移股份,很可能就是规避自己曾是“被处罚的前丰乐种业董事长”的身份。有国内知名财务专家(应本人要求隐去姓名)还表示,荃银高科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揭示,荃银高科似乎与有“国内种业第一股”之称的丰乐种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张海银曾任丰乐种业董事长,即将上会的荃银高科在很多地方都有丰乐种业的影子。更有投资者直呼:“张海银是在通过荃银高科还魂。”
质疑一:荃银高科有多少丰乐种业的影子?
据悉,荃银高科此次拟发行1320万股,发行后公司的总股份将增加至5280万股,该公司主要从事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种子研发、繁育、推广及服务。谈及荃银高科不得不谈丰乐种业,因为两家公司主营业务都与种业有关,而不得不提的人物则是张海银。
张海银曾经是上市公司丰乐种业的第一任董事长,也是荃银高科前身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的发起人之一。2000年,张海银从丰乐种业退居二线后,政府为表彰其贡献而以政府补贴的方式给了其16万股,折合近200万元的巨额奖励。而张海银在第二年则相继成立了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以及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从事与丰乐种业相同的种子科研与经营。此举曾引起整个种业界的关注。
在荃银高科的招股说明书中,持有荃银高科5万股的公司审计部主任名与董事长同名,也叫张琴,证监会在2005年对丰乐种业的处分中,对任丰乐种业会计主管的张琴进行了警告处分,而从身份证上的出生年份推断极有可能是一人。
质疑二:曾对簿公堂的荃银与丰乐如何规避同业竞争?
而正是由于两家公司主营业务相近,在张海银离开丰乐种业另起炉灶后,双方也曾为了主业一度对簿公堂,其引子是水稻新品种“新安S”的植物新品种申请权。丰乐种业认为,当时荃银不断地从丰乐种业挖走人才,并使得陈金节等人利用在丰乐种业的职务育种而研发出“新安S”,并抢先进行了“新安S”的植物新品种申请权的申请。为此,丰乐种业选择了与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对簿公堂。而当时任安徽省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所长、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金节在接受媒体时表示,“当初张海银董事长成立安徽省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时,仍然是带着很大的丰乐情结,是想将一些专家吸引过来培育出更多的品种向丰乐公司进行输送,并于2001年底至2002年上半年多次主动与丰乐公司商谈合作事宜,但一直得不到合作的结果,不得已才与外地合作成立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而最终原告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撤回起诉。
对此,丰乐种业董秘顾晓新在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比较含蓄,她说两家公司的主业的确差不多,而且又同处在安徽,但是不是处于一种竞争关系,她表示:“种业市场很大,荃银上市对公司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质疑三:被市场禁入后变相掌舵新上市公司?
让人们觉得最匪夷所思的,是张海银如何以“污点人物”重新返回资本市场。有知情人表示,丰乐种业曾在2003年和2005年两次因未按照有关规定披露重大投资信息、所披露的财务数据有虚假记载、所披露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有虚假记载,被证监会处分。2004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对张海银等三人实施永久性市场禁入的决定》(证监法律字[2004]18号)。该《决定》称,“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虚假陈述案已由我会调查审理终结。在丰乐种业的行为中,丰乐种业一届董事会董事长张海银和副董事长孙兰芳负有主要责任,其行为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原财务负责人王光亚对上述主要违法行为负有重要责任,其行为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根据《证券市场禁入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鉴于张海银、孙兰芳和王光亚违法行为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我会认定该三人为市场禁入者,永久性不得担任任何上市公司和从事证券业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但事实上,张海银在资本市场的梦想并未就此停止。2001年的11月,在合肥高新区,一个有16个股东,包括现金和技术参股总投资1200万元的民营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诞生。张海银、李成荃等人从此踏上了二次创业的征途。民营科研所成立一年后,由另一家民营种子营销公司控股,联合成立起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又过两年之后,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成为由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控股的集种子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公司。民营科研所的董事长张海银则成为了荃银的掌舵人。而当时就有媒体报道称,张海银的目标是在增资扩股之后,2008年再次将公司推上市。而在2010年冬天,虽然离张海银的目标晚了两年,但荃银高科上市仅有一步之遥了。
为了实现荃银高科上市的目标,张海银开始从台前走向幕后,因为其“污点人物”的身份很可能成荃银高科面前的一道障碍。因此,在2005年4月7日,荃银有限公司股东会决议同意张海银将其持有的10.44%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张琴5.5%、刘家芬3.2%、苏阳0.87%、郑霞0.87%。而通过此次股权转让,张海银不再持有荃银有限公司的股权,这似乎让张海银与荃银撇清了关系,张琴则以持股比例达8.98%成为第一大股东。随后,2008年2月,荃银高科股份公司成立,张琴仍然持有8.98%的股份。2009年2月,荃银高科股份公司向张琴等董事及部分主要管理人员定向增发股份,通过此次定向增发,张琴持有荃银高科463.28万股,占11.70%,目前张琴是荃银高科的现任董事长。不过,记者在采访丰乐种业董秘顾晓新时,她谈到了荃银高科董事长张琴的父亲就是曾经在丰乐种业担任董事长的张海银,荃银高科背后的操控者不言而喻。
质疑四:投资者的权益如何保证?
对于张海银在荃银有限的任职情况,在荃银高科的招股说明书中也进行了说明,“2008年2月荃银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以前,张海银曾担任荃银有限董事长与法定代表人。其间,2004年12月21日,张海银于1997年日月至2000年9月担任上市公司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期间,因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违法行为受到证监会证券市场永久禁入处罚。该处罚事项与荃银有限无关。张海银在此期间担任荃银有限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符合《公司法》和《证券市场禁入暂行办法》(1999年)以及《证券市场禁入规定》(2005年)的相关规定。2008年2月荃银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后,张海银不再担任本公司任何职务。”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发行人最近两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而2008年2月荃银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后,张海银才不再担任本公司任何职务,由此推算,前述知名财务专家认为,荃银高科违反了上述规定,不符合上市的规定。
尽管张海银目前没有在荃银高科担任任何职务,招股说明书中也极力撇清张海银与荃银高科的关系,不过,前述财务打假专家怀疑,现任董事长张琴可能就是张海银在荃银高科的棋子。荃银高科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刘家芬是董事长张琴的母亲,而张海银当时正是将手中持有的大部分股份转让给了张琴和刘家芬。因此怀疑张琴等人涉嫌代持张海银的股份,而实际控制人仍然是张海银,张海银是借荃银高科再次进入资本市场。
前述知名财务专家认为,荃银高科隐瞒了实际控制人,招股书称没实际控制人,但事实上张海银可能就是幕后老板,这从该公司名字“荃银”及张海银的前任董事长地位就可以判断出来。张海银是荃银高科的幕后实际控制人,该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招股书疑有重大虚假陈述。他谈到,“既然已被判定永久禁入,就不要对资本市场再有奢想。而如今张海银就是垂帘听政。证监会在2005年给丰乐种业开出证券市场行政处罚第一单,丰乐种业上市1997年上市,上市8年竟用了6年来造假连续6年财务造假、挪用3.8亿募资进行证券投资、虚构2亿元募资项目。试问这样一家实际控制人是被资本市场永久禁入、治理存在严重缺陷、上市资产又与非上市资产存在同业竞争、公司高管和技术人员脱胎于丰乐种业的公司一旦上市,投资者的权益如何保证?”
“这个张海银不是当年被市场禁入的丰乐种业的董事长吗?怎么现在成了荃银高科的实际控制人?”今日即将上会的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荃银高科”)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一公布,就有不少投资者打进本报热线反映情况,“换个名字就重新登陆资本市场,那禁入令还有什么约束?如果荃银高科真的那么好,张海银为什么会把第一大股东的位置转给张琴?”
而据知情者透露,张琴就是张海银的女儿,也就是说,张海银很可能就是荃银高科的实际控制人,而之所以会在上市之前转移股份,很可能就是规避自己曾是“被处罚的前丰乐种业董事长”的身份。有国内知名财务专家(应本人要求隐去姓名)还表示,荃银高科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揭示,荃银高科似乎与有“国内种业第一股”之称的丰乐种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张海银曾任丰乐种业董事长,即将上会的荃银高科在很多地方都有丰乐种业的影子。更有投资者直呼:“张海银是在通过荃银高科还魂。”
质疑一:荃银高科有多少丰乐种业的影子?
据悉,荃银高科此次拟发行1320万股,发行后公司的总股份将增加至5280万股,该公司主要从事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种子研发、繁育、推广及服务。谈及荃银高科不得不谈丰乐种业,因为两家公司主营业务都与种业有关,而不得不提的人物则是张海银。
张海银曾经是上市公司丰乐种业的第一任董事长,也是荃银高科前身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的发起人之一。2000年,张海银从丰乐种业退居二线后,政府为表彰其贡献而以政府补贴的方式给了其16万股,折合近200万元的巨额奖励。而张海银在第二年则相继成立了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以及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从事与丰乐种业相同的种子科研与经营。此举曾引起整个种业界的关注。
在荃银高科的招股说明书中,持有荃银高科5万股的公司审计部主任名与董事长同名,也叫张琴,证监会在2005年对丰乐种业的处分中,对任丰乐种业会计主管的张琴进行了警告处分,而从身份证上的出生年份推断极有可能是一人。
质疑二:曾对簿公堂的荃银与丰乐如何规避同业竞争?
而正是由于两家公司主营业务相近,在张海银离开丰乐种业另起炉灶后,双方也曾为了主业一度对簿公堂,其引子是水稻新品种“新安S”的植物新品种申请权。丰乐种业认为,当时荃银不断地从丰乐种业挖走人才,并使得陈金节等人利用在丰乐种业的职务育种而研发出“新安S”,并抢先进行了“新安S”的植物新品种申请权的申请。为此,丰乐种业选择了与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对簿公堂。而当时任安徽省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所长、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金节在接受媒体时表示,“当初张海银董事长成立安徽省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时,仍然是带着很大的丰乐情结,是想将一些专家吸引过来培育出更多的品种向丰乐公司进行输送,并于2001年底至2002年上半年多次主动与丰乐公司商谈合作事宜,但一直得不到合作的结果,不得已才与外地合作成立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而最终原告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撤回起诉。
对此,丰乐种业董秘顾晓新在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比较含蓄,她说两家公司的主业的确差不多,而且又同处在安徽,但是不是处于一种竞争关系,她表示:“种业市场很大,荃银上市对公司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质疑三:被市场禁入后变相掌舵新上市公司?
让人们觉得最匪夷所思的,是张海银如何以“污点人物”重新返回资本市场。有知情人表示,丰乐种业曾在2003年和2005年两次因未按照有关规定披露重大投资信息、所披露的财务数据有虚假记载、所披露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有虚假记载,被证监会处分。2004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对张海银等三人实施永久性市场禁入的决定》(证监法律字[2004]18号)。该《决定》称,“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虚假陈述案已由我会调查审理终结。在丰乐种业的行为中,丰乐种业一届董事会董事长张海银和副董事长孙兰芳负有主要责任,其行为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原财务负责人王光亚对上述主要违法行为负有重要责任,其行为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根据《证券市场禁入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鉴于张海银、孙兰芳和王光亚违法行为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我会认定该三人为市场禁入者,永久性不得担任任何上市公司和从事证券业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但事实上,张海银在资本市场的梦想并未就此停止。2001年的11月,在合肥高新区,一个有16个股东,包括现金和技术参股总投资1200万元的民营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诞生。张海银、李成荃等人从此踏上了二次创业的征途。民营科研所成立一年后,由另一家民营种子营销公司控股,联合成立起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又过两年之后,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成为由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控股的集种子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公司。民营科研所的董事长张海银则成为了荃银的掌舵人。而当时就有媒体报道称,张海银的目标是在增资扩股之后,2008年再次将公司推上市。而在2010年冬天,虽然离张海银的目标晚了两年,但荃银高科上市仅有一步之遥了。
为了实现荃银高科上市的目标,张海银开始从台前走向幕后,因为其“污点人物”的身份很可能成荃银高科面前的一道障碍。因此,在2005年4月7日,荃银有限公司股东会决议同意张海银将其持有的10.44%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张琴5.5%、刘家芬3.2%、苏阳0.87%、郑霞0.87%。而通过此次股权转让,张海银不再持有荃银有限公司的股权,这似乎让张海银与荃银撇清了关系,张琴则以持股比例达8.98%成为第一大股东。随后,2008年2月,荃银高科股份公司成立,张琴仍然持有8.98%的股份。2009年2月,荃银高科股份公司向张琴等董事及部分主要管理人员定向增发股份,通过此次定向增发,张琴持有荃银高科463.28万股,占11.70%,目前张琴是荃银高科的现任董事长。不过,记者在采访丰乐种业董秘顾晓新时,她谈到了荃银高科董事长张琴的父亲就是曾经在丰乐种业担任董事长的张海银,荃银高科背后的操控者不言而喻。
质疑四:投资者的权益如何保证?
对于张海银在荃银有限的任职情况,在荃银高科的招股说明书中也进行了说明,“2008年2月荃银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以前,张海银曾担任荃银有限董事长与法定代表人。其间,2004年12月21日,张海银于1997年日月至2000年9月担任上市公司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期间,因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违法行为受到证监会证券市场永久禁入处罚。该处罚事项与荃银有限无关。张海银在此期间担任荃银有限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符合《公司法》和《证券市场禁入暂行办法》(1999年)以及《证券市场禁入规定》(2005年)的相关规定。2008年2月荃银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后,张海银不再担任本公司任何职务。”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发行人最近两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而2008年2月荃银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后,张海银才不再担任本公司任何职务,由此推算,前述知名财务专家认为,荃银高科违反了上述规定,不符合上市的规定。
尽管张海银目前没有在荃银高科担任任何职务,招股说明书中也极力撇清张海银与荃银高科的关系,不过,前述财务打假专家怀疑,现任董事长张琴可能就是张海银在荃银高科的棋子。荃银高科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刘家芬是董事长张琴的母亲,而张海银当时正是将手中持有的大部分股份转让给了张琴和刘家芬。因此怀疑张琴等人涉嫌代持张海银的股份,而实际控制人仍然是张海银,张海银是借荃银高科再次进入资本市场。
前述知名财务专家认为,荃银高科隐瞒了实际控制人,招股书称没实际控制人,但事实上张海银可能就是幕后老板,这从该公司名字“荃银”及张海银的前任董事长地位就可以判断出来。张海银是荃银高科的幕后实际控制人,该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招股书疑有重大虚假陈述。他谈到,“既然已被判定永久禁入,就不要对资本市场再有奢想。而如今张海银就是垂帘听政。证监会在2005年给丰乐种业开出证券市场行政处罚第一单,丰乐种业上市1997年上市,上市8年竟用了6年来造假连续6年财务造假、挪用3.8亿募资进行证券投资、虚构2亿元募资项目。试问这样一家实际控制人是被资本市场永久禁入、治理存在严重缺陷、上市资产又与非上市资产存在同业竞争、公司高管和技术人员脱胎于丰乐种业的公司一旦上市,投资者的权益如何保证?”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湖北省2010年春夏播主导品种
下一个:
农业部:评审产生12种“超级稻”
上一个:
湖北省2010年春夏播主导品种
下一个:
农业部:评审产生12种“超级稻”
Copyright © 2021 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蜀ICP备2002478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