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转基因抗虫稻安全性澄而不清
尽管加速推进包括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已经成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国家工程,但公众和媒体对于转基因水稻生物安全性的态度,却表现出几乎一边倒的不安和质疑。
自转基因水稻获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以来,仅仅半年时间内,先有环保组织和环境安全专家猛烈批评;后有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数十位科技、经济、社会领域的学者联署呼吁暂缓推广应用;普通网民也积极响应发起“不吃转基因主粮”的网上签名活动。如此强烈的忧虑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代表性的问题:“转基因抗虫稻产生的毒蛋白既然连昆虫都能杀死,人类长期和大量食用怎么能够保证不出问题?”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毒’蛋白这个词产生的一种误解。”一位农业植保领域的专家这样解释说,“转基因水稻之所以能够抗虫,不是真的含有有毒蛋白质,而是其体内转入的基因能够控制表达一种特定蛋白,这种蛋白只在一些威胁水稻生长的鳞翅目害虫的肠壁上才有结合位点,因而它能够准确无误地杀死此类害虫,而不会在其他动物和人类食入后产生不良影响。”这位专家还进一步介绍说,转基因抗虫稻的原理其实和“生物农药”是一样的。所谓生物农药,其实也就是含有一定浓度类似杀虫蛋白的药剂。“生物农药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同时避免了传统化学农药对人畜健康的威胁,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既然如此,转基因水稻为什么不能被接受呢?”
然而专业解答并不能缓解人们的不安:生物农药并没有直接喷洒到人们取食的大米――也就是水稻胚乳上,即便偶然沾染了一些,也可以用水漂洗干净;转基因水稻却让杀虫蛋白“钻”进了大米里,“怎么洗也洗不掉”。至于它究竟在人体内是否有害,以现有的科学认识下断言还为时尚早。
转基因抗虫稻的困境似乎还不止这些。除了食品安全,不少专家还担心今天大费周章的抗虫稻最终会陷入“抗虫稻不抗虫”的窘境。忧虑并非空穴来风,以抗虫稻14岁的“大哥”,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被允许商业化种植的农作物――抗虫棉为例,早期的抗虫棉品种在应用初期对抗棉铃虫的效果确实十分突出,农民几乎完全不用打农药,很多地方出现了“非抗虫棉不种”的推广热潮。然而两三年后,这些抗虫棉的应用价值却大打折扣,一方面是盲椿蟓等原先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另一方面防治棉铃虫的效果也下降了。一位长期跟踪转基因抗虫棉的专家告诉记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虽然有农民自己留种造成品质下降和种子市场秩序混乱,假劣、非抗虫棉种子以次充好的因素,但棉铃虫产生抗药性是不容回避的主要问题。事实上,农业经济学家已经对抗虫棉品种存续周期内的经济效益模型采用“倒V形”曲线来拟合,而来自生物技术实验室的报告也显示,在实验室条件下,经过3年时间整个棉铃虫群体都对抗虫棉产生抗性。
虽然更有效的新型抗虫棉品种被不断开发出来,但是这种品种更新与棉铃虫的选择性进化相互赛跑的策略是否具有效率,已经越来越引起专家的广泛思索。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另辟坦途
山重水复疑无路,转基因粮食作物难道走入了死胡同?
事实并非如此。专家告诉记者,在转基因作物育种领域,以抗虫和抗除草剂为主要特征的品种被称为第一代产品,而目前转基因作物育种的重点已经从第一代产品转向以改善品质和提升抗旱涝等适应能力等代表的第二代产品上。与转基因抗虫稻同时获批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品种就属于第二代转基因作物。
据了解,目前我国玉米总需求量的近80%用于饲料加工,与此同时,家禽和家畜饲料中的玉米用量也都在50%以上。植酸酶就是一种与饲料玉米中富含的磷元素吸收密切有关的活性物质。玉米中含有的磷,65%以上都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然而许多单胃动物,如猪、鸡、鸭等畜禽,由于消化道内缺乏植酸酶,无法将这些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加以吸收。饲料企业别无选择,要么在饲料中额外添加矿物磷,这会造成没有利用的植酸磷随动物粪便排出,产生对江河湖泊等水体的有机磷污染;要么添加植酸酶,帮助畜禽在体内将植酸磷分解成无机磷。欧洲、日韩等发达国家为降低畜牧业的环境影响都强制要求添加植酸酶,然而现有的植酸酶制取主要通过微生物学方法来完成,成本较高。转基因植酸酶玉米诞生后,如果对饲料原料全部改用改用此种玉米,不仅可以将植酸磷的利用效率提高60%,畜禽排泄量减少约40%,还可以将饲料成本降低60%。
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目前中国植酸酶市场规模已达到15亿元。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早在去年4月,国内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民营生物技术公司,已经捷足先登,从该种转基因玉米技术专利权所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受让了核心技术,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记者获得的消息显示,这种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有望于2011年在山东省首次商业化种植。然而和转基因水稻相比,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商业种植引发的“风浪”无疑要小得多。
不仅是产业化方面具备优势,与通过抗虫除草来提升作物产量的第一代转基因作物相比,第二代产品从提升作物适应能力的角度来进行生物技术突破,可能会取得更持久稳定的增产效果,并为农业生产面貌带来更深刻的变革。
2009年9月,美国孟山都公司的一条消息在业界产生了不小的震动。这家跨国巨头宣布同另一家生物技术企业共同发现了一种土壤细菌中含有的基因,该基因能使玉米对严重干旱产生耐性,使玉米在水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保持产量稳定。孟山都表示这是世界上首个利用转基因生物技术获得的耐干旱玉米品种,他们已经向美国和加拿大提交了要求种植此品种的申请,商业化种植可能于2012年开始,并计划向拉美和欧盟国家出口。专家对记者表示,我国东北部分玉米主产区也同样受到缺水问题困扰。此外,如果未来能够获得适合水稻的耐旱基因,大面积水稻旱作也可能会成为现实,“作物领域的转基因技术应用才刚刚开始,也许它在未来会带给人类越来越多的惊喜。”
尽管加速推进包括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已经成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国家工程,但公众和媒体对于转基因水稻生物安全性的态度,却表现出几乎一边倒的不安和质疑。
自转基因水稻获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以来,仅仅半年时间内,先有环保组织和环境安全专家猛烈批评;后有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数十位科技、经济、社会领域的学者联署呼吁暂缓推广应用;普通网民也积极响应发起“不吃转基因主粮”的网上签名活动。如此强烈的忧虑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代表性的问题:“转基因抗虫稻产生的毒蛋白既然连昆虫都能杀死,人类长期和大量食用怎么能够保证不出问题?”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毒’蛋白这个词产生的一种误解。”一位农业植保领域的专家这样解释说,“转基因水稻之所以能够抗虫,不是真的含有有毒蛋白质,而是其体内转入的基因能够控制表达一种特定蛋白,这种蛋白只在一些威胁水稻生长的鳞翅目害虫的肠壁上才有结合位点,因而它能够准确无误地杀死此类害虫,而不会在其他动物和人类食入后产生不良影响。”这位专家还进一步介绍说,转基因抗虫稻的原理其实和“生物农药”是一样的。所谓生物农药,其实也就是含有一定浓度类似杀虫蛋白的药剂。“生物农药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同时避免了传统化学农药对人畜健康的威胁,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既然如此,转基因水稻为什么不能被接受呢?”
然而专业解答并不能缓解人们的不安:生物农药并没有直接喷洒到人们取食的大米――也就是水稻胚乳上,即便偶然沾染了一些,也可以用水漂洗干净;转基因水稻却让杀虫蛋白“钻”进了大米里,“怎么洗也洗不掉”。至于它究竟在人体内是否有害,以现有的科学认识下断言还为时尚早。
转基因抗虫稻的困境似乎还不止这些。除了食品安全,不少专家还担心今天大费周章的抗虫稻最终会陷入“抗虫稻不抗虫”的窘境。忧虑并非空穴来风,以抗虫稻14岁的“大哥”,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被允许商业化种植的农作物――抗虫棉为例,早期的抗虫棉品种在应用初期对抗棉铃虫的效果确实十分突出,农民几乎完全不用打农药,很多地方出现了“非抗虫棉不种”的推广热潮。然而两三年后,这些抗虫棉的应用价值却大打折扣,一方面是盲椿蟓等原先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另一方面防治棉铃虫的效果也下降了。一位长期跟踪转基因抗虫棉的专家告诉记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虽然有农民自己留种造成品质下降和种子市场秩序混乱,假劣、非抗虫棉种子以次充好的因素,但棉铃虫产生抗药性是不容回避的主要问题。事实上,农业经济学家已经对抗虫棉品种存续周期内的经济效益模型采用“倒V形”曲线来拟合,而来自生物技术实验室的报告也显示,在实验室条件下,经过3年时间整个棉铃虫群体都对抗虫棉产生抗性。
虽然更有效的新型抗虫棉品种被不断开发出来,但是这种品种更新与棉铃虫的选择性进化相互赛跑的策略是否具有效率,已经越来越引起专家的广泛思索。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另辟坦途
山重水复疑无路,转基因粮食作物难道走入了死胡同?
事实并非如此。专家告诉记者,在转基因作物育种领域,以抗虫和抗除草剂为主要特征的品种被称为第一代产品,而目前转基因作物育种的重点已经从第一代产品转向以改善品质和提升抗旱涝等适应能力等代表的第二代产品上。与转基因抗虫稻同时获批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品种就属于第二代转基因作物。
据了解,目前我国玉米总需求量的近80%用于饲料加工,与此同时,家禽和家畜饲料中的玉米用量也都在50%以上。植酸酶就是一种与饲料玉米中富含的磷元素吸收密切有关的活性物质。玉米中含有的磷,65%以上都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然而许多单胃动物,如猪、鸡、鸭等畜禽,由于消化道内缺乏植酸酶,无法将这些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加以吸收。饲料企业别无选择,要么在饲料中额外添加矿物磷,这会造成没有利用的植酸磷随动物粪便排出,产生对江河湖泊等水体的有机磷污染;要么添加植酸酶,帮助畜禽在体内将植酸磷分解成无机磷。欧洲、日韩等发达国家为降低畜牧业的环境影响都强制要求添加植酸酶,然而现有的植酸酶制取主要通过微生物学方法来完成,成本较高。转基因植酸酶玉米诞生后,如果对饲料原料全部改用改用此种玉米,不仅可以将植酸磷的利用效率提高60%,畜禽排泄量减少约40%,还可以将饲料成本降低60%。
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目前中国植酸酶市场规模已达到15亿元。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早在去年4月,国内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民营生物技术公司,已经捷足先登,从该种转基因玉米技术专利权所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受让了核心技术,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记者获得的消息显示,这种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有望于2011年在山东省首次商业化种植。然而和转基因水稻相比,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商业种植引发的“风浪”无疑要小得多。
不仅是产业化方面具备优势,与通过抗虫除草来提升作物产量的第一代转基因作物相比,第二代产品从提升作物适应能力的角度来进行生物技术突破,可能会取得更持久稳定的增产效果,并为农业生产面貌带来更深刻的变革。
2009年9月,美国孟山都公司的一条消息在业界产生了不小的震动。这家跨国巨头宣布同另一家生物技术企业共同发现了一种土壤细菌中含有的基因,该基因能使玉米对严重干旱产生耐性,使玉米在水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保持产量稳定。孟山都表示这是世界上首个利用转基因生物技术获得的耐干旱玉米品种,他们已经向美国和加拿大提交了要求种植此品种的申请,商业化种植可能于2012年开始,并计划向拉美和欧盟国家出口。专家对记者表示,我国东北部分玉米主产区也同样受到缺水问题困扰。此外,如果未来能够获得适合水稻的耐旱基因,大面积水稻旱作也可能会成为现实,“作物领域的转基因技术应用才刚刚开始,也许它在未来会带给人类越来越多的惊喜。”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亚非国家水稻专家合作研究“绿色超级稻”
上一个:
亚非国家水稻专家合作研究“绿色超级稻”
Copyright © 2021 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蜀ICP备2002478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成都